苏州惟光探真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材料与晶圆
application
应用领域
Raman光谱产品应用系列第七辑
SR900在InP测试上的应用
2025-08-01

各位好,在第六辑里面,我们分享了同属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GaAs材料与晶圆的Raman测试应力的情况。


在第六辑,我们也介绍了另外一种材料InP,那么在本期,Raman光谱产品应用系列第七辑,我怕们就要介绍SR900共聚焦Raman光谱系统在InP应力测试上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翻看一些文献,看看过往的测试情况,以便作为参考。


如图1可以看到:原始半绝缘InP表面仅有LO峰,但是随着Si离子注入逐渐增加,TO峰逐渐增强,LO峰向低波数移动,二阶峰逐渐消失。


由图2看出:Ar离子轰击时间由5 min增加到80 min,出现较大表面损伤的时候,LO峰位才会从350 cm-1移动至340 cm-1。


图2. J. Phys. D: Appl. Phys. 41, 125308 (2008)



我们再来看图3和4,Kr或Bi离子轰击密度增加,Raman的LO峰会有相应的移动。

来自于文献:Nucl. Instrum. Methods. Phys. Res. B 372, 29 (2016)


图3. Raman峰位移与离子密度的影响关系曲线


图4. Kr与Bi离子不同密度轰击夏的LO峰



由此从文献中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无应力InP晶体拉曼主要为LO峰,在350 cm-1

随离子轰击剂量的增加,出现较大表面损伤的时候,LO峰位才会从350 cm-1移动至340 cm-1

310nm位置的TO峰仅在具有较大表面损伤的样品上明显:对InP(100)面,在正入射光路配置下,TO峰按照拉曼选择定则是禁戒的,正常情况下应该观察不到;只有在出现明显的表面损伤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样品测试的结果,首先我们进行单条光谱测试。


图5. 未镀膜的裸InP(左右两侧分别为TO峰与LO峰)


表1. 图5 的拟合结果(采用高斯-洛伦兹线型对谱峰拟合)


图6. 带薄膜的InP(左右两侧分别为TO峰与LO峰)


表2. 图6的拟合结果(采用高斯-洛伦兹线型对谱峰拟合)




与文献对比有以下的分析结论:

共同特征:两个样品的InP都显示出明显表面损伤的特征。

TO峰非常明显,甚至比LO峰还高:对InP(100)面,在正入射光路配置下,按照拉曼选择定则TO峰是禁戒的,正常情况下应该观察不到;只有在出现明显的表面损伤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

LO峰位在341 cm-1 :LO峰的标准峰位在不同文献的报道中有所不同,但都在349 ~ 351.5 cm-1的范围。单纯靠应力不可能使LO峰变化到341 cm-1的这么远的位置,文献中只出现在表面明显损伤的情形下。

没有观察到位于600 ~ 700 cm-1范围内TO、LO的二阶峰和二者的耦合峰。(此依据较弱,因为亦可能是因为信噪比不够高。)

相比之下,有薄膜的样品比裸InP样品:

TO和LO峰的半高宽明显变宽

峰位向低波数有明显移动


接下来,为了尽可能减小测量过程中引入的误差,将两个样品同时放在晶圆盘上进行拉曼光谱Mapping测试。

左边为镀膜片,右边为未镀膜片。

由此得到图7和图8的RamanMapping与应力Mapping图。


图7. RamanMapping图



图8. 应力Mapping图


由此得到:


镀膜后样品比裸片LO峰位向低波数红移了0.4cm-1,拉应力增加了约100MPa

方法:对LO峰峰位拟合,并用以下公示计算应力分布(正值为拉应力)



上述公式中的常数250来自于文献:Nucl. Instrum. Methods. Phys. Res. B 372, 29 (2016)


我们再来看一下半高宽的情况。


图9. 半高宽(cm-1)



结论:

镀膜后样品比裸片的半高宽有显著增加,从4.5cm-1增加到6.0cm-1,增加了约40%,也代表镀膜后晶体质量的进一步下降。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了。

感谢您的关注,也欢迎您随时来测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苏州惟光探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 备案号:苏ICP备2025157184号-1
法律声明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