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173-6157
苏州惟光探真科技有限公司
元素分析
LIBS-R900 科研版LIBS分析系统

LIBS-R900科研版显微LIBS元素分析仪是通过将高空间分辨率显微光学系统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相结合,实现在微观尺度上对样品进行原位、快速、多元素的分析。它解决了传统LIBS空间分辨率低(毫米级)的缺陷,成为材料微结构分析、生物组织元素成像、地质微矿物鉴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产品咨询
资料下载
主要性能特点
  • 具有自动对焦和元素Mapping分析功能;
  • 微损甚至近乎无损;
  • 几乎无需样品制备;
  • 可针对多相态样品检测;
  • 可在高低温台、真空、强磁场等环境下进行原位动态分析;
  • 全元素分析范围。


光路示意图
设备主要特色:革命性的插槽式并联光路设计
  • 强大的光路稳定性:
    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显微镜周边冗余,更加贴合光路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未来应用场景
  • 无限拓展的可能性:
    显微镜光路,荧光,Raman,振镜扫描光电流光路,不同波长的荧光与Raman测试,依次并联,无限拓展
  • 定量测试的高准确度:
    激光功率校准集成在显微镜模组中,通过测量激光采样镜获取的少量激光光强,可作为激光功率的实时校准和参考,并通过集成在荧光和拉曼模组中的连续衰减片调节光强。
  • 更多的功能实现:
    荧光光强对于激发功率密度非常敏感,要准确的比较不同样品的荧光光强,需要应用翘曲度模组通过自动对焦,固定激发光斑的大小,同时通过激光功率校准来固定激发光强,最终保证了显微共聚焦荧光光强的稳定性和可比较性。


技术规格

设备名称

主要技术规格

显微LIBS元素分析仪(型号:LIBS-R900)

显微成像

白光LED照明, 500万像素成像相机,视野10x物镜下约为1.0×0.7 mm,典型空间分辨率1μm;
耦合1064nm激发光路,配备10X近红外APO物镜,400-1800nm,激光光斑尺寸(焦点处)< 50μm;
激光自动对焦,10x下自动对焦精度 < 1μm;与显微镜模组的图像对焦功能结合,可实现自动化的混合对焦,辅助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

LIBS激光器

纳秒脉冲激光器,波长1064nm,单脉冲能量>100mJ @1064nm,脉冲宽度<6ns;其它波长(如532nm等)可选

LIBS光谱信号采集

波长范围200-800nm,光谱分辨率<0.1nm(典型值,可根据需要选配高刻线密度光栅,分辨率可优于0.05nm),探测器采用高灵敏度时间分辨IsCMOS相机,时间分辨能力低至3ns

LIBS光谱信号采集(可选)

波长范围200-900nm,光谱分辨率 < 0.3nm

样品台

7路可调延时输出通道,最小延时分辨率为0.25ns,最大延时为10s。若7路TTL信号的频率相同或者为整数倍,同步精度< 100ps。

时序控制

7路可调延时输出通道,最小延时分辨率为0.25ns,最大延时为10s。若7路TTL信号的频率相同或者为整数倍,同步精度< 100ps。

控制和分析软件

样品图像显示、光谱自动采集、特征谱线识别、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Mapping功能(可选)

智能化软件平台和模块化设计
  • 统一的软件平台和模块化设计
  • 良好的适配不同的硬件设备:平移台、显微成像装置、光谱采集设备、自动聚焦装置等
  • 成熟的功能化模块:晶圆定位、光谱采集、扫描成像Mapping、3D层析,LIBS,Raman Mapping,FLIM,PL Mapping,光电流Mapping等。
  •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模组:与数据拟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结合的在线或离线数据处理模组,将光谱解析为成分、元素的分布等,为客户提供直观的结果。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光谱数据解析的流程和模组
  • 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界面设计和定制化的RECIPE流程设计,实现复杂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


显微光谱成像控制软件界面:
强大的光谱图像数据处理软件VisualSpectra

数据处理软件界面:

3D显示:

主要应用领域
1. 材料科学与电子工业
半导体芯片分析:检测芯片中 Cu 互连线路的微区杂质(O、C、S),定位缺陷区域;分析 GaN 外延层的元素偏析(Ga、N、Al),确保器件性能。
复合材料表征: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元素分布(C、Si、O),评估界面结合强度;检测合金中的第二相颗粒(如铝合金中的 Al₂CuMg 相),分析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涂层 / 薄膜分析:分析刀具涂层(如 TiAlN)的厚度均匀性和元素梯度(Ti、Al、N),评估涂层耐磨性;检测柔性电子薄膜(如 ITO)的微区导电元素分布,定位断裂缺陷。
2. 地质与矿物学
单矿物颗粒分析:分析锆石(Zircon,直径 20-100 μm)中的 Hf、U、Th 元素,通过 U-Pb 定年研究地质年代;分析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中的 Au、Ag 痕量元素,评估矿产资源潜力。
包裹体分析:检测矿物包裹体(如石英中的 CO₂-H₂O 包裹体,直径 1-5 μm)中的元素组成,反演矿物形成时的温压环境。
行星科学:分析陨石中的微区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无需样品返回,可集成到火星车等探测设备,实现原位微区元素分析。
3. 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
生物组织元素成像:生成肿瘤组织中 Fe、Cu、Zn 元素的分布 Mapping(步长 10 μm),研究金属元素与肿瘤代谢的关联;分析大脑组织中 Al 元素的微区分布,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单细胞分析:聚焦到单个细胞(直径 10-20 μm),检测细胞内的微量元素(如 K、Ca、Mg),研究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元素变化;分析植物细胞中的 Si 元素(如硅藻细胞壁),理解生物矿化机制。
药物研发:检测药物纳米颗粒(如 Fe₃O₄纳米载药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评估药物递送效率。
4. 考古与文物保护
颜料与涂层分析:无损分析敦煌壁画、古画中的微区颜料成分(如石青 Cu₂(OH)₂CO₃、赭石 Fe₂O₃、铅白 PbCO₃),确定颜料来源,指导修复方案;分析青铜器表面的腐蚀层(如碱式碳酸铜),评估腐蚀程度。
文物材质鉴定:分析古陶瓷的釉面微区元素(Si、Al、Ca、Fe),区分不同窑口的产品(如景德镇窑与龙泉窑);检测古建筑木材中的微量元素,判断木材种类和保存状态。
5. 环境科学与食品安全
大气颗粒物分析:分析单个 PM2.5 颗粒(直径 1-2 μm)的元素组成(如 S、Pb、As、Cu),区分工业源、交通源、扬尘源,为污染溯源提供依据。
土壤重金属污染 mapping:对土壤切片进行微区扫描,生成 Pb、Cd、Hg 的元素分布热力图,定位污染热点区域,评估污染扩散范围。
食品安全检测:检测食品表面的微区污染物(如水果表皮的农药残留金属离子、肉类中的重金属),无需破坏食品结构,实现 “无损筛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苏州惟光探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 备案号:苏ICP备2025157184号-1
法律声明 / 隐私政策 /